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
電話:0753-2524105
傳真:0753-2524100
郵箱:1347267081@qq.com
地址:梅州市東升工業園東南洋工業城
編者按:
鄉村振興,產業先行。但沒有人才,無以興產業。為此,“產業村長”應運而生,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儲備。
日前,梅縣區為推動“百千萬工程”落地見效,精挑細選25人聘為首批“產業村長”。當中有返鄉創業青年,也有本地“土專家”、鄉村能人。他們將為農村招才引智,為鄉村產業發展聚才鋪路。
這批履新的“產業村長”將如何開展工作,指導引領村民闖出一條產業振興路?即日起,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梅州記者站聯合梅縣區“百千萬工程”指揮辦、梅縣區委宣傳部、區委新聞辦在《南方日報·梅縣視窗》推出“產業村長上崗 鄉村振興有方”系列報道。敬請垂注。
南龍村正在繪就鄉村美、產業興、村民富的幸福新圖景。
“稻在水中長,魚繞稻邊游。”自去年以來,這幅田園風光畫卷就出現在南口鎮南龍村的水稻田里。
誰能想象,過去這里還是一片荒草叢生的撂荒地。為了讓這片500多畝的土地“活”起來,當地鎮村干部積極動員村民流轉土地進行整合,并引進企業發展特色農業。
廣東客家匯農業發展有限公司,就是在這時候看好南龍村良好的地理優勢和土壤條件,來此落地“筑巢”的。
村民在給香芋施肥。
“我們是一家做米制品深加工30多年的企業,一方面是積極響應政府的‘百千萬工程’,發揮企業優勢為當地建設添磚加瓦,另一方面是結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,注重源頭品質,采取立體化種養,提升原材料大米的品質和產量。”該公司創始人鐘春曉說。
最近,鐘春曉多了一個身份——南口鎮南龍村“產業村長”,讓她對南龍村的產業發展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想法。
日前,梅縣區召開“百千萬工程”工作推進會,會上為首批25名“產業村長”頒發聘書,鐘春曉便是其中一位。據悉,“產業村長”是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一個特色專職職務,由一批“愛農村、懂農業、熟市場、會經營”的帶頭人擔任,指導引領鄉村產業發展。
南口鎮“產業村長”鐘春曉。受訪者供圖
作為新晉的“產業村長”,鐘春曉干勁十足。“我們將南龍村的水稻種植基地打造為高標準稻漁種養基地,形成綜合效益,帶動更多村民就業,提高南龍村村集體收入。”鐘春曉表示,下一步是開發鄉村旅游活動,初步形成集農業觀光、休閑旅游等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區。
禾花魚投放至稻田水溝中,待稻黃飄香之際,可實現“一田雙收”。
記者來到南龍村的水稻種植基地,一派田疇沃野、魚躍鳥鳴的田園風光。只見稻間的水溝中,魚兒或是暢游嬉戲,或是在啄食雜草。“稻田綜合種養,相輔相成,目前看來效果不錯。”看著長勢喜人的水稻,南龍村黨支部書記吳志強喜上眉梢。
稻蝦兩者共生共養,羅氏蝦個頭大,色澤通透。
“這種生態種養技術一改傳統單一的種植模式,利用了動植物的相互依賴性,實施種養結合,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、提升了種植戶種植收益,以及水稻與魚蝦品質的雙雙提升,走出了一田三收的新‘稻’路。”鐘春曉介紹,目前500多畝的水稻種植基地已投放13萬尾羅氏蝦、3000多尾禾花魚等。
連片的香芋長勢喜人,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。
值得一提的是,該企業在南龍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種植,種植了200多畝的香芋基地,以及巧用“西瓜+玉米”農業套種模式,使土地資源得到優化布局和合理利用。
村民正在采摘成熟的玉米。
“今年西瓜和玉米的產量喜人,西瓜畝產5000多斤,玉米目前還在采摘期,每天的產量是3000斤左右。”鐘春曉說,南龍村基本實現了四季輪作不閑田,同時帶動了當地100多名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。
村民在水稻種植基地開展除草工作。
“今后我們將利用產供銷供應鏈優勢,推動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,將南龍村的香芋、西瓜、玉米、稻米及稻米深加工產品銷往全國。”面對未來發展,鐘春曉信心滿滿。
【策劃】章廣潤 鄒敏 張盛良 唐林珍
【統籌】馮森達 余佳家 黃韜煒
【文字】南方日報、南方+記者 汪思婷
【攝影】南方日報、南方+記者 何森垚
Copyright@2009-2018,梅州市臻尚食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電話:0753-2524105 傳真:0753-2524100 郵箱:1347267081@qq.com
地址:梅州市東升工業園東南洋工業城 技術支持:梅州樂創網絡